首页

SM

时间:2025-05-23 22:13:42 作者:建设银行成功落地首单15年超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 浏览量:27401

  央视网消息: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,2024年上半年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.1%,电力消费延续较快增长势头,反映出我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。

  2024年上半年,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.66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1%,较2023年同期高出3.1个百分点,保持了较快增速。

  分产业来,上半年,三次产业用电量均有所增长,反映了经济呈多方位发展态势。其中,第一产业用电量623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8%,体现出农业现代化进程正持续加速。

  第二产业是“用电大户”,用电量达3.07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6.9%。其中,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速为13.1%,特别是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大幅增长54.9%,远超制造业平均水平。

  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1.7%,延续了快速增长态势。其中,互联网数据服务、充换电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用电量激增,数字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新兴领域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。

  同时,批发零售、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用电量增速也超过了服务业平均水平,显示出我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。

  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

  从2024年上半年的用电量数据来看,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,而用电量占比较高的钢铁、建筑等高载能产业增速放缓,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明显。

  走进江西宜春的一家新材料企业的生产车间,机械运转声不绝于耳。作为一家高技术现代化企业,2024年以来,企业经营持续向好,尤其是二季度开始,订单呈爆发式增长。

  2024年上半年,在河南洛阳一家玻璃制造企业的用电量与往年持平,但单个产品的用电量大幅减少,产品的附加值大幅提升。从原本笨重、附加值低的建材玻璃,变身成如今满是“科技范儿”的玻璃新材料。

  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壮大

  最近,各地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用电量数据。从数据来看,广东省全社会用电规模上半年位居全国首位,增速保持较高水平。

  在广州黄埔区的这家高新技术企业,新投产的智能生产线上,一台台机械臂精准操作、忙碌不停。

  位于深圳福田区的这家高新技术企业,2024年上半年,企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了17%。这意味着作为深圳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兴产业——电子制造业回暖明显,行业迎来上升周期。

  上半年,深圳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为代表的“三新”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.63%,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在7%以上。而广东省全社会用电规模位居全国首位,同比增长8.1%,增速保持较高水平,产业科技创新动能更新、底色更绿。(央视网) 【编辑:张子怡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政微视频|习近平推荐的菌草何以全球“圈粉”

上海3月1日电(记者 范宇斌)2月29日,十四届在沪党外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两会行前座谈会在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召开。中共上海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陈通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
强动能 促发展 增信心 一批重大工程建设“如火如荼”加速推进

从小独立出国留学、选择回国进入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读书、毕业后进入CGTN做主持……香港青年黄尔诺说“做事情没理想、没抱负、没目标,不如不做!”2020年,黄尔诺毕业后通过主持人大赛入职CGTN,致力于传播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戳视频,看黄尔诺如何“诉说”他回到祖国土地,感触中国人认同感的故事。

2024两岸高校数字出版专业教育研讨会在福建漳州举行

汉内斯·菲尔纳: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,历史漫长,并且始终是世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国的历史证明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、多样性和统一性。既多样又统一,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点。

权威访谈丨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

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。以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和融合化为基本特征的新科技正在推进传统的劳动者、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组合方式发生质的变革,成为构成新质生产力的新型生产要素。新型生产要素及其新组合催生了大量的新产业、新模式,这些如雨后春笋般勃发的未来产业、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深度转型,整体推进了产业体系从传统走向现代,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也正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要素,促进未来产业、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的过程。因此,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。

中新健康丨川渝肿瘤防控大会在渝举行 专家呼吁重视癌症早诊早治

在近日举办的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幸福唱中国·香港维港千人交响大合唱” 等活动上,各界人士以歌舞为媒,唱颂辉煌成就、展望光辉未来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